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钢铁鲜血烈焰 > 第242章 铁船外交

  对于以“吹牛之王”、“脑洞之王”著称的张全蛋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他最拉轰、最牛逼的一次出场。

  这支战船编队规模不大,但却精锐到了极点——四艘铁皮战船平均每艘有十四门以上的二十斤炮,四艘铁甲战船虽然每艘只有一门二十斤炮,但总厚度超过半寸的双层铁甲可谓威风凛凛,更不用说那密密麻麻的燧发火铳了。这支船队在进入甬江时和施琅麾下的战船发生了小规模冲突,但在发觉顶着炮火接近那些“后排的炮船”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红衣大炮也根本打不动这些“前排的铁甲船”之后,施琅的态度迅速软化下来,最终这八艘战船停泊在定海县城附近,并递交了“国书”。

  施琅在这个时候仍有诱敌入城,暴起发难夺船的打算,但很显然这群镇江侯的使者根本不吃这老掉牙的一套,张全蛋非常明确地申明了他的态度,当然也是毛雄辉的态度——要么一起做大生意,要么照着死里打,希望在两天之内有答复,否则炮弹这玩意是不长眼的……

  施琅强压下冲动的怒火,向郑成功禀报了此事,随后郑成功邀请船队到宁波府城也遭到了拒绝,所以最终谈生意的地点就只能在张全蛋所在的船上。这显然是一场表面上和和气气,实际上杀气腾腾的谈判,从一开始,镇江侯一方就再次明确了两个选择——“和气生财”与“血流成河”。

  郑成功的使者反应很快,立即询问这“和气生财”是怎么个和气法,然后说如果是贸易的话,大家可以坐下来慢慢谈嘛,炮船、铁船这么大张旗鼓地来过来,破费了不少银子吧,这又是何必呢

  张全蛋听罢冷笑一声,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做大买卖的何必吝惜一点小钱,这么说把,有一桩大买卖镇江侯当年早就给陈总兵说过,相信郑将军一样有这方面的意愿。

  郑成功听了使者的回报,问起陈德究竟是什么样的“大买卖”,听过陈德有关“倭国金银岛”的描述后,他陷入了沉思。

  佐渡岛的金山郑成功当然知道这财源的存在,不过他也知道这座金山是倭国幕府将军重兵把守的命脉之一,没有一支足够强悍的大军是打不下来的,更何况现任的倭国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也不是什么易于之辈,兴兵攻打佐渡岛等于全面和德川幕府开战,到时候贸易上的损失……怕是有点不值。

  于是他措辞谨慎地提出了交涉,内容大部分是“佐渡岛的防御”、“海上风浪的危险”、“大军远征的成本”、“和德川幕府全面开战的后果”之类的。不久后得到了回复——觉得直接打佐渡岛的话,德川幕府是个麻烦那直接把德川幕府先狠揍一顿不就得了

  “这毛贼……果然匪气十足!”郑成功都搞不清自己是在赞还是在吐槽,但很显然他喜欢这种风格,而且他对德川幕府的色厉内荏、欺软怕硬是再熟悉不过,若是能打一场漂亮的碾压式战争,那别说什么贸易上的损失了,迫使幕府扩大贸易规模都未尝不可。

  然后唯一的问题就是,他和镇江侯的联合是否能轻松打败幕府的军队注意必须是轻松打败,若是打成勉强获胜的消耗战就得不偿失了。

  ————分割线————

  当郑成功为合作及打劫倭国一事举棋不定的时候,定海县城外的甬江区段,一场大规模的展销正在进行之中。

  军工产品固然是暴利,但民用产品市场更广阔、容量也更大。而在这四艘铁甲战船和铁皮战船之上,用于出售的军工产品和民用品都有。在确认了“铁船上的大铳”不会滥杀百姓之后,大批的渔船、商船非常自觉地构筑起销售网络,后来认了怂的施琅也参与进来,而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同类的武器装备,镇江侯一方卖的比陈德那边自己仿制的还便宜……

  大批量、“工业化”(尽管只是最初级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带来的价格优势,正在无声无息地扼杀着陈德的山寨大业,而在民用品那边,最受欢迎的则是各种耐用、不生锈的搪瓷及“青鳞”铁制品,在渔民、商人们都觉得自己得到了实惠利益的同时,镇江侯的经济触角已经渗入了这一地区。

  八艘战船的编队只是先头部队,很快就有更多的武装商船跨过杭州湾,沿着甬江向着定海而来,由于这些商船看起来比战船好欺负,所以在一天夜里还出现了水匪袭击事件,至于事件的后果——第一,证明武装上船的火铳绝不是装样子,第二,甬江里的鱼又有好吃的了。

  在这场袭击事件平息之后,施琅立即加强了定海县城的防备,他明确地意识到一股相当强大的军事力量已经到了眼皮底下,虽然现在是“和平的谈判与贸易”,但若是突然翻脸攻城的话,他至少要有所准备。

  正当施琅为越来越多的船只“进驻”而担惊受怕之时,谈判终于达成了结果——同意联合去倭国狂揍幕府将军,大肆捞钱的计划,不过如此规模的远征需要周密地准备,外加先联合收复绍兴府城才行。

  ————分割线————

  “郑成功果然是个聪明人,他想通过绍兴府之战来对我军的战力及弱点进行评估,同时切实地从扩张中得利。”这是腊月十七,毛雄辉得到“铁船外交”达成的协议后的反应。随后他笑道:“既然如此,出于盟友的义务,我自然会帮助他收复绍兴,当然了,绍兴府城归他,但三江所、沥海所都归我!”

  郑成功没有拒绝这项提议,毕竟他知道依照毛雄辉之前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来看,真是在绍兴府之战后赖在三江所、沥海所等地不走,他也没辙,而之后的战争更加证明了这一点,和镇江侯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尽管有红毛人雇佣兵和投清的海盗势力的协助,绍兴府城还是刚过了大年初六就宣布易手,至于绕过去没打的余姚县城,在确认了绍兴已经陷落之后,主动倒戈了。清军败亡的如此之快,导致大批值钱的玩意儿都来不及转移,而其中的黄白细软之物,镇江侯的军队多拿一些走,没人反对吧?

  携带着大批战利品的镇江侯军队,迅速撤出绍兴府、余姚县城等地,其速度之快,履行协议之迅速让郑成功都感到意外,而等到他得知这些“撤走”的军队在三江所、沥海所做了些什么之后,这种“意外”之感更加深了一些。

  和后世觉得沿海地区基本等于经济发达不同,在十七世纪,三江所、沥海所这样的沿海地区,其实相当的贫穷。而毛雄辉选择些两个相对贫穷的小城作为切入点的原因是——穷,则思变啊!

  越是生活贫苦的人,对生活中可能改善他们待遇的事情往往更加向往,倒是那些吃饱喝足的既得利益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会抗拒一些改变。而三江所、沥海所一代的既得利益者除了(为数不多的)地主老财外,主要就是各种渔霸、盐霸。

  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明确了——捕杀(没错,考虑到战力对比,确实是捕杀)地主老财、渔霸、盐霸,收编农民、渔民和底层盐丁到自己的体系内,这个过程中当然少不了诉苦大会、批斗大会、劫富济贫大会、分地大会,之后还有喜闻乐见的昊天教进驻。毕竟彻底消化、吸收掉这一地区才是毛雄辉、洛英的真正目的,至于绍兴、余姚等地,随着经济渗透和宗教渗透,它们早晚也是自己的,不急!

  在杀戮、收编和进驻之后,发展生产力就成了首要目标,其中尤其以捕鱼为重。至于这个年代渔业产量最大的限制因子是什么呢船太小!

  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其背后是汹涌的杭州湾水文条件,相比之下,长江入海口处真是够“温和”的。这种汹涌对普通渔民的小船尤其致命,万一一不小心翻了船,是人吃鱼还是鱼吃人还不一定呢。

  不过既然接受了镇江侯的收编,那么这些渔民就可以在较大的船只上进行捕捞,南直隶的几个船坞可是以疯狂的速度在制造着新船,要满足浙江占领区的渔业需要绰绰有余。

  除了捕鱼之外,这些较大型的渔船还有警戒和巡逻的作用,杭州湾水域广阔,单凭战船很难完成封锁,不过加上渔船就不一样了,一旦发现敌船迅速以红色烟花信号弹报警,战船迅速赶到,对敌船进行“猎杀”。就这样捕鱼又捕船持续了整个冬季,杀的杭州湾内的清军战船、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船都快成濒危物种了。而到了弘光三年二月,荷属东印度公司驻杭州的高级商务费恩-范-沃肯派出使者向镇江侯求和——求您高抬贵手别打了,咱们和和气气地做生意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