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钢铁鲜血烈焰 > 第261章 对策

  “好你个鳌拜,明明是大溃,居然敢说成是大捷,若不是我大清正在用人之际,十个脑袋都不够你掉的!”

  这就是多尔衮对鳌拜的奏折的评价,看似透彻,实则苦涩。天津之败的损失让多尔衮与阿济格之间的实力差距进一步加大,倒是与济尔哈朗的实力越来越接近,如果说之前多尔衮的摄政王的宝座只是有些许不稳的话,那么现在可以用摇摇欲坠来形容了。

  他要怎么办?他还能怎么办!

  多尔衮的“智囊”、超级大汉奸范文程先是提出了加紧拉拢汉人地主士绅的建议,而多尔衮的反应是大摇其头——这一套博洛、阿济格搞的起来,甚至济尔哈朗也搞的起来,但恰恰是我大清现在的朝廷不好搞……毕竟现在朝廷直接控制的区域内,也就北直隶的汉人地主士绅比较多一些了,而让这些人搞团练对付贼寇?且不说是否打的过,你怎么知道他们不和反叛的三藩穿一条裤子?

  “这……”范文程也对当前的局势感到相当的棘手,清廷看似坐镇京师,其实根本指挥不动南方的博洛、阿济格,也指挥不动山西、陕西的济尔哈朗、姜镶,所以我大清的地盘看起来大,实际上说是核心的只有辽东和北直隶而已,而且要命的是,这两者都在可憎的贼寇的兵锋威胁之下,甚至可以说只要是沿海、靠水的地方都不安全……

  然而这并不等于就要坐以待毙,也不等于我大清就要用越来越珍贵的“八旗健儿”去和越来越嚣张的贼人拼消耗。清廷当前的处境虽然艰难,却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稍微变通一下思路,愿意为清廷卖命的炮灰还是有很多,譬如说索伦人,还有蒙古人……

  虽然发音类似,不过这个“索伦”和中土世界的魔王索伦是一毛钱关系没有,这个名词指的是比辽东更北(大约相当于后世的黑龙江省一带)山林中的一系列渔猎部族。这些人有两个特征——一是“穷”,二是“猛”,其中穷是没办法的事情,十七世纪时黑龙江省一带尚未开发,莽莽山林中有再多资源也转化不成财富,至于猛,那也是逼出来的,在一猪二熊三老虎乱窜,杀人不眨眼的地方,不够猛的基本活不到成年就成了野兽的食物。

  在旧时间线上的乾隆年间,由于“八旗健儿”长期、持续性的腐败堕落,战斗力更是伊于胡底,所以乾隆想出了从索伦部族中抽调壮丁强化八旗的办法。平心而论,这些从深山老林里出来的猎手在初始阶段确实挺能打,但同样要强调的是,在品尝到吃喝嫖赌的“爽利”之后,他们堕落的甚至比“八旗健儿”还要快。

  新时间线上的满八旗堕落程度尚不严重,但确实已经死不起人了。因此范文程的方略更多的是为了“节省八旗健儿的鲜血”,同样被用作炮灰的还有蒙古人,毕竟他们从后金时期开始就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以及提防对象。

  在旧时间线上,清廷对蒙古人的算计可谓处心积虑、登峰造极,一方面拼命鼓吹“满蒙一家”,各种通婚联姻,另一方面下了大力气扶植喇嘛教,导致大批蒙古男丁出家,人口越来越少。而在“毛贼”兴风作浪的新时间线上,多尔衮倒是不担心蒙古男丁过多了,事情上,他倒是希望蒙古人越多越好,这样才够替金贵的满八旗挡铳子儿啊。

  清廷的统治者多尔衮和“智囊”范文程商议已定,下面就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以宁古塔为中心,大量收买索伦部族,在肯出钱的情况下,忽悠这帮穷光蛋出兵难度不算太高,至于蒙古人,更是要姿态鲜明地拉拢,不限于科尔沁这样早就臣服于我大清的势力,连喀尔喀这样桀骜不驯的派系也在拉拢的名单之上。毕竟这些蒙古人虽然比索伦人富,却也富不了多少,只要答应他们南下“打草谷”,愿意听命的有的是!

  至于辽东、北直隶等地的防御,那只能死守城池、狂挖壕沟、猛架大炮来解决了,多尔衮特意下诏通知鳌拜,以前的事情就既往不咎了,但天津城若再出什么幺蛾子,提头来见!

  ————分割线————

  收到睿王爷充满恐吓的诏书之后,天津将军鳌拜的反应是表面上诚惶诚恐,心底里窝火万分。这心里窝火只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为朝廷,大部分还是因为反贼和海寇——如此恣意妄为,这般狗胆包天,让鳌拜觉得天津再出幺蛾子的不说十成,也有九成五!

  “启禀主子,吴贼、尚贼、耿贼在静海县驻军,对天津虎视眈眈!”

  “启禀主子!赵贼在大沽修筑炮台,封锁海河口!”

  “知道了。”鳌拜对这些情报的反应,往好里说是淡定,往孬里说是麻木……毕竟他很清楚手里的军力,保住残破不堪的天津城已经很勉强了,还去收复静海和大沽?这是作死呢?还是作死呢?或者是作死呢?

  不想主动作死的鳌拜当然也不想坐以待毙,一旦反贼的静海、海寇的大沽形成犄角之势,天津城的防卫压力怕是更大。至于为啥反贼和海寇不直接占领天津,却去静海和大沽,鳌拜的理解是他们把自己当韭菜,等长出来就割一茬,过一阵子再割。不肯当韭菜的鳌拜想出的办法是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派出商队各种做生意,暗中收买渗透,到时候我打不过你,但你也别下死手,大家都是出来混的,留条生路总行了吧?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套“软”战术对于反贼那边是有效的,但对于海寇那边……效果差的太远。

  归根结底,三藩毕竟是鳌拜熟悉的旧式军队体系,而赵应元的核心力量是经过毛雄辉整编改造的,还有“昊天教”这么个效忠于圣姑的开挂宗教组织。所以说鳌拜的眼线最多从外围的海寇口中套得一些情报,至于购买武器拿来仿制的事情……理论上是可以,但实际操作起来成本比买现成的高的多,根本不存在推广价值。鳌拜目前不知道、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知道重力锻锤的秘密,蒸汽锻锤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要把仿制成本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不可能。

  “知道的越多,就觉得绝望越大”,这就是鳌拜对大沽海寇进行“外围渗透”后的收获,他现在基本确定索尼那厮虽然保住了辽东,却丢了大半个朝鲜,硕詹扶植起来的“父朝鲜”也在“儿朝鲜”面前颓势尽显。而随着大批大批的“乱民”被运往朝鲜并定居下来,毛贼对朝鲜的控制只会越来越强,到时候我大清又多了一个可能被攻击的方向,真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因此鳌拜特别关注“毛贼主力部队”的动向,毕竟在他的推演里,赵贼和三藩只是想割韭菜,毛贼的主力部队出动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灭国之战。天津将军花费了重金从大沽海寇那边购买情报,外围就外围了,总比没有强。

  当鳌拜听说“大批战船从长江口出发,很快就要到朝鲜了”的消息,神经马上紧张起来,而到了消息变成“镇江伯亲率的庞大船队抵达朝鲜全罗道,大量购进粮草”的时候,鳌拜则有一种末日即将到来的即视感。这十有八九……应该是有十成的可能是要发动总攻了。于是乎这段时间他拼命地加强天津城的防守,在把这座城池修成九宫八卦阵的路上一路狂奔。但最终他并没有等来预料之中的强大攻势,因为最新的消息已经变成了“镇江侯的船队离开朝鲜全罗道,向倭国方向杀去”。

  倭国?鳌拜的第一反应是毛贼空有强大军力,却猪油蒙了心,脑袋也被驴踢了——倭国在他眼里是个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一群又矮又瘦,皮包骨头的倭人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去当倭寇。这样的“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有什么好抢的?鳌拜大惑不解。

  然而在对“倭国那狗屁地方有什么好抢的”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之后,鳌拜的感受迅速从“大惑不解”变成了“羡慕嫉妒恨”。倭国还是那个穷山恶水的倭国,但没有谁规定穷山恶水就没有值钱的矿脉啊,佐渡金山、石见银山、足尾铜山,哪个不是聚宝盆一般的庞大矿藏?这些矿藏目前掌握在倭国幕府将军手里,而毛贼率领船队去揍幕府将军,逼迫他交出巨额的金、银、铜,这难道不是和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明确的事情么?

  所以……日他奶奶的,毛贼如果干成这一票,肯定发了大财,比之前党羽更多,气焰更加嚣张!鳌拜现在只恨自己不会呼风唤雨,否则让海面上刮台风,淹死毛贼他丫的!当然他心里还有一种比较“现实”的奢望,那就是这么利润丰厚的抢劫敲诈勾当,毛贼一人独占的话,肯定会引起其他势力的不满,例如伪明南安侯的儿子就在毗邻毛贼的浙江,到时候对敲诈得手、满载而归的毛贼船队突然出手就有趣了。

  然而奢望到底是奢望,距离现实还有至少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当鳌拜终于听到“郑成功派遣施琅和毛雄辉汇合,共同前往倭国本州岛”的消息的时候,鳌拜指望的鹬蚌相争算是彻底泡了汤,随后他只能拼命指望“神风”相助,吹死这群狗娘养的,至于海龙王、风伯、雨侯是否愿意听他的话,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