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钢铁鲜血烈焰 > 第264章 跨海征东(三)

  五夫端着竹枪在足轻堆里往前冲,身边的难兄难弟却是大助而不是三郎,因为三郎已经被千两小次郎给斩了。

  这是很普通、很常见的事情,足轻的性命在武士眼里本来就是如同草芥。三郎背部中刀后由于太疼,动作迟缓,被认为其“无用”的千两小次郎又补了一刀,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自诩懂点“俳句”的千两小次郎还哼了句“鲜血如花般绽放”。

  蝼蚁尚且偷生,还想多活几天的五夫显然不想和三郎一样“绽放”,天生大舌头,说话不清楚,被戏称为“音无”的大助,则以极低的音量和非常不标准的发音念叨着“地藏王菩萨保佑”。

  倭国这边的宗教观……说的好听是兼容并蓄,说的不好听就是一国杂烩汤什么都有。虽然名义上“八百万众神”的神道教占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信佛的倭人数量从来不少,只不过佛教到了倭国这边已经大大的变了味道,男女双休的“东密”,寺庙主持世袭的花和尚那是海了去。至于神道教和佛教之外,天主教也曾经一度兴盛过,但由于太热衷于造反,被镇压的也相当的彻底。

  大助嘴巴上念的是佛号,心里祈祷的对象却是耶和华、玛利亚、耶稣这一家神仙,这是天主教的漏网之鱼在严酷镇压下一种自保的手段,至于实际效果……只能说可以让信徒死的稍微“坦然”一些。

  祈祷完毕,大助耳畔又响起千两小次郎吹牛不上税的言语——“怕什么怕,给我上!对面只会远远地用铁炮、大铳打,只要近了身就是随便砍随便切!”为了提高这话的说服力,他还不断地把手中那把据说是九胴切的“名刀”挥舞出各种刀花,看上去确实挺吓人。

  千两小次郎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另一位地位更高的武士——牙神犬十郎的肯定。毕竟他们无论怎么舞刀都伤不了对面“明国大将军”的一根毫毛,但吓唬吓唬足轻,让他们拼死去作(送)战(死)还是做的到的。这种“鼓舞士气”的方法迅速得到更多武士的认同,一时间小江原城破口处内侧简直成了“舞刀大会”,可惜现实位面既没有远程斩击也没有武装色霸气,这群自诩牛逼的“剑士”再怎么舞的卖力,由于没特效,观赏性依然不怎么样。

  千两小次郎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话说他一边舞刀一边瞅着城外或天空,万一一枚铁球炮弹不偏不倚地打过来,或者再飞来妖物放火,他绝对跑的比兔子还快。不过……应该……也许……是他运气比较好,对面居然一直没有什么动静,于是乎他的忽悠加逼迫迅速进入下一阶段——

  “对面战意全无,杀唧唧!”

  “杀唧唧!”

  好大一片武士们的咆哮声,然后一半是怕,另一半是被忽悠瘸了的足轻们嗷嗷叫着向外冲去。千两小次郎眯缝着眼儿往外瞅,心想只要和“明国大将军”的手下缠斗在一起,他们这些武士就有用武之地了。只不过紧接着的场景和他的预料颇有些不同——炮响?白烟?这到底是在玩什么?

  当比之前的“杀唧唧”更强劲的“抓活的”喊叫进入千两小次郎的耳朵的时候,这个色厉内荏的装逼专家脑袋嗡的一声,失声大叫:“不好!”

  ————分割线————

  当炮声响起的时候,五夫和大助都以为自己要完了,而看到白色的“烟气”的时候,五夫的竟然是一阵狂喜,而大助还来得及嘀咕一声“天主……啊不,是地藏王菩萨……”,“保佑”没能出口,就被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所吞没。

  石灰!都是石灰啊!对面想抓活的,所以……所以我们不会死啦!这就是五夫和大助狂喜的内容,至于眼睛、鼻子、喉咙被石灰呛的如何凄惨,在“能活”这个巨大利好面前都不算什么。第一波出来的足轻有九百多人,在九十多门喷射石灰弹的两斤半炮覆盖下全军覆没。白色的氧化钙粉尘刚刚有所消散,就来了一群倭国协从军成员把足轻给绑了。

  被捆的和粽子一般的五夫和一边咳嗽一边傻笑还流口水的大助一时都睁不开眼,只能从听觉上判断周围的处境——人的声音,很多人的声音,很多很多很强大的人的声音!话说这年头的倭国能吃饱饭,说话中气十足听着不虚的人本来比例就不高,这这么多嗓门大牛逼哄哄的人在旁边,一听就比小田原城的稻叶家要靠谱!

  “依附于强者”是古代社会大多数弱者的活命原则,在近代民族主义崛起之前,这种原则往往也是唯一的原则。现在这群被俘虏的倭国足轻的心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西班牙人攻打印加帝国时的美洲土著仆从军的心理,他们根本不在意头顶上的老爷是哪家的,只要跟着老爷走,吃大户的时候能分到点肉汤就行。而且这些倭人相对于悲催的美洲土著仆从军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好歹人种相近,身上也有抗体,不会自己吃完大户后莫名其妙地死于瘟疫。

  因此收编足轻的工作变的非常顺利,还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倭国协从军的规模就膨胀了快一倍。近两千人的队伍不说战斗力如何,好歹聚在一起大喊大叫的动静相当的了得,至于喊叫的内容,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菜系——

  “稻叶正则寿司!”

  “稻叶正则生鱼……啊不,生肉片!”

  “稻叶正则骨头汤!”

  “稻叶正则纳豆!”

  “稻叶正则麻薯团子!”

  ……

  小田原藩藩主在倭国协从军口中被用几十种吃法吃了几十次,一次性解决了近两千人的吃饭问题,可谓居功至伟。至于这个被花样烹饪花样吃的稻叶正则本人,则是处于各种崩溃、各种慌乱的的悲催状态之中,作为一个“智将”,哪怕是自诩的,他也知道守是守不住的,而派足轻出去打是给敌人增加力量,至于派武士出去?他得和几个家老商议一下才能确定。

  武士是倭国大名们的核心武装力量,数量虽然只有足轻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之一,但战斗力却是后者的几十倍。不过这种对比并不能说明武士有多强(事实上万历朝鲜战争早就证明了武士根本打不过明朝军官的亲兵),而是足轻实在太弱了,而武士……那是统治基础,死的少了还好,死的多的话直接会导致统治不稳。

  因此稻叶正则倾向于“智取”,而非硬拼,问题是城外这拨子人可谓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提出的要求根本苛刻到要稻叶家用几十年的积蓄去支付,派出去“缓兵”的使者更是被砍了脑袋,脑袋用炮打了回来。面对这种根本不讲理的对手,你让稻叶正则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所以只能拼了!狗急跳墙的小田原藩藩主决定孤注一掷,反正这么耗下去也是死路一条,不如咬紧牙关不惜血本赌一把,说不定能赢呢?

  ————分割线————

  “赌国运”是标准的倭人思维方式,为了巨大的收益,他们往往乐于发动一场赢面较低的战争,旧时间线上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都属于典型的“赌赢了”,当然后来的二战输干赌本也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同样有着“赌国运”(虽然这国太小了点)思维的小田原藩藩主,为了这一波“绝地反击”也是拼了。话说忽悠足轻去送命的本事,武士们很在行,而忽悠武士们去送命的本事,藩主也很在行。只不过前者的在行主要是逼迫,毕竟足轻们不值钱,也不太担心反噬,而后者则需要更多的语言艺术,譬如说极大地强调“对面有钱,抢了就能发大财”,极力矮化和忽略“万一打不过就彻底完蛋了”。

  再加上稻田家好的也为藩几十年,赏赐还是拿得出来的,这一堆武士在藩主大人亲自打气的作用下一个个信心爆棚,一个个“杀唧唧”地怪叫着,说要让对手看看他们的剑道有多么精湛。当然……处于“对手铳炮犀利,多一些足轻总能多吸引一些火力”的考虑,稻叶正则还是把小田原城内剩下的大部分足轻也派了出去,至于更为金贵的骑兵部队,他对家臣、武士们的说法是“待命”,

  而实际上的想法则是万一打不过了,就三十六计走为上。

  一切安排妥当,稻叶正则迅速发动了他的“大规模绝地反击玉碎计划”,数以百计的武士和数以千计的足轻掀起“恐怖的人潮巨浪”,“从多个城门汹涌而出”,“一起淹没可憎的来犯之敌”……当然这些描述只在稻叶正则的吹逼之中存在意义,而对于人力飞艇上观测战局的钱理彦等人而言,这无非“也就这么回事”,而对于城外的毛雄辉、施琅等人来说,则意味着——

  大开杀戒的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