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钢铁鲜血烈焰 > 第387章 南洋血沸(三)

  玩过帝国时代2资料片“蛮王崛起”的人都知道有一种只占半个人口的“马来爪刀兵”,虽然单体战斗力比农民强不了多少,但价格便宜,造的快,黑压压一大片过去威力也是不低的。

  囧-马忒克当然没有玩过“蛮王崛起”,但他现在的感觉确实和十几个火枪手加上十几个长戟兵(欧式长戟本来就和斧枪同父同母)遇到两百个人口整整四百个“爪刀兵”差不多,被活活淹死的感觉,实在是不太好。

  这些高喊着“圣战!杀!杀杀!”的马打蓝苏丹国兵丁正是阿萨布教长训练出来的狂信者们,轻装上阵,行动迅速,十分凶残,高强度的洗脑让他们不畏惧死亡,反倒想早日生天享受天堂极乐,现在他们正以狂热的速度接近、包围着荷属东印度公司出击的火枪手和重装步兵们,然后就是群殴。

  “我投降!我投降还不行么?你们……不要……啊啊啊啊哇哇……”在旧时间线上还有近三十年阳寿的囧-马忒克死了,死的毫无价值。此时此刻,无数的弯刀、短刺“啃食”着火枪手们的身体,顺着刀刃奔涌而出的鲜血让狂信者们更加兴奋,而那些在逃跑过程中盔甲脱的还不够干净的重装步兵或许难办一些,不过那么多人一起围攻,只要有一部分懂得打薄弱处、缝隙处的,那么一身盔甲也就是个铁棺材。

  也有不少投降苟活无望的火枪手、重装步兵选择了垂死抵抗,由于体格和力量上的优势,这确实造成了狂信者们可见的伤亡,但数量上的巨大劣势让这一切都没有意义,残存的荷属东印度公司出击部队很快被数量上至少十倍优势的狂信者彻底吞没,而在最后一个重装步兵也死球之后,狂信者仍在新鲜的尸体上胡砍乱剁,到处是碎尸,到处是血泥,仿佛一场血腥的宴席。

  此时,在巴达维亚城的一座瞭望塔上,总督卡瑞尔-雷尼尔兹一脸阴沉,浑身冒汗,这绝对不是因为热带温度高而产生的热汗,而是货真价实的吓出来的冷汗——虽然死掉的是囧-马忒克,而不是他本人,可巴达维亚总督却明显有一种地狱向他招手的既视感,到了这个时候,曾经心高气傲的他也不得不做出一个简单的选择——

  “敌军势力极其强大,只有撤……我是说转移到海上才能反败为胜!”卡瑞尔-雷尼尔兹话音刚落,亲信的汇报让他变了脸色。

  ————分割线————

  如果说卡瑞尔-雷尼尔兹的前任的前任,也就是安东尼-范-狄门(AnthonyvanDiemen)是巴达维亚城建的设计者,那么华人工匠就是把设计变成现实的人。相比于那些懒惰、暴躁、动不动就要“圣战”的马打蓝苏丹国人,勤奋的华人毫无疑问是更可靠的劳动力,因此在荷兰人完全取得在爪哇岛的优势(在旧时间线上要到十七世纪晚期)之前,确实和华人有过一段“相对融洽”的时期,然而这种“融洽”毕竟是相对的,当大灾难到来之时,撕破脸庞也是正常的。

  而考虑到毛雄辉、洛英麾下情报组织势力的介入,在马打蓝苏丹国大军攻来的时候,大批华人选择逃走也是更理所应当的。至于你说大批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战船、武装商船拦截,不让他们走?你真以为那些下南洋的华人手里没有家伙,不会夺船跳帮?

  旧时间线上的南洋华人势力和泰西人斗了很久,因为内讧及缺乏母国的支持(清朝视南洋华人为海外弃民和叛逆)才最终落败,而在十七世纪中叶到巴达维亚混饭吃的华人包含了太多胆大包天、刀尖上舔血的主儿,只要稍加鼓动,加上红毛人被揍的生活不能自理的惨状,他们自然明白该做什么。

  而那些停泊在巴达维亚港口处,大部分隶属郑芝龙旗下的中国武装商船,也在这个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机爆发出海盗的狠厉——“红毛人要倒台了,赶紧捞一票就走啊!”如此这般的呼声一旦响起,那就意味着一场血雨腥风。

  然而焦头烂额的荷属东印度公司此刻却无法组织起像样的反击,这并非因为他们硬实力不够,倒是因为软实力不足——荷属东印度公司的雇员总数超过五万,光在巴达维亚的就有一万五千人之多,这些人在正常情况下摆平数千作乱的华人工匠和数百成活打结的中国海盗问题不大,问题是现在根本不是正常情况,外面是不计其数(马打蓝苏丹国的七万大军已经以讹传讹出了N多个版本了,由于不知道信哪个好,只能说是“不计其数”)的敌军随时可能冲杀进来,城内是各种反乱和洗劫,更要命的是荷属东印度公司的雇员们也不是铁板一块,这种情形下想趁机打掉其他派系自己趁乱捞一把走的不在少数。

  一时间这座荷属东印度公司在东方最大的据点,迅速沦陷入乱打乱杀的“混乱邪恶”状态,人性中暗藏的疯狂一旦释放,那几乎是不可控制的滑向无底深渊,而当卡瑞尔-雷尼尔兹好不容易集结自己的核心部队,试图用“杀杀杀杀”的方式强行恢复秩序之时,一声“敌军入城了”的喊叫,让刚刚恢复一点点的秩序再度崩解。

  没有人知道为打开城门的到底是什么人,究竟是马打蓝苏丹国的卧底,还是荷属东印度公司内部企图苟活的背叛者,都已经不重要了,现在重要的是马打蓝苏丹国的大军已经越过了那所有的城外防线,堂而皇之地进入到巴达维亚城内!至于炮台上那些威力巨大的四十八磅炮,则在大敌当前,阵脚却大乱的情况下只胡乱开了几炮,然后炮手们迅速逃之夭夭了。

  到现在为止,如果城内的势力能迅速团结起来的话,那么不说打退新阿拉伯帝国扶植下的马打蓝苏丹国大军,至少重创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现在的问题恰恰就是城内纷乱的势力不可能迅速团结起来,尤其在港口大量船只停靠的情况下。

  跑跑跑!逃逃逃!上了船就有命了!这种思维下又怎么可能死战不退?倒是因为争抢上船的机会,无数人大打出手,港口上到处血肉横飞。至于你说战船、武装商船上的人通过炮击的方式阻止马打蓝苏丹国占领巴达维亚全城?你是在说笑话么?谁愿意为一座注定陷落的城池浪费炮弹,既然上了船,还不快走!

  利益的悖论在此刻体现了淋漓尽致,这正如那个著名的“囚徒困境”,个人最优解恰恰是集体最差解,大家都玩命地逃的情况下,巴达维亚的防御能力无限接近于零了。马打蓝苏丹国的军队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而当整个城池彻底“变色”的同时,港口的方向烈火熊熊。

  说的好听一些是港口还有一些破损无法远航,但修修补补还能用的船只,这些绝不能落在马打蓝苏丹国的手里,说的难听一点是老子拿不走的东西你们也别想拿到,老子一把火烧了它们!总之港口火光、浓烟冲天而起,能逃的船都逃了,不能逃的正在进行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可惜平心而论,“我得不到的你们也得不到”名不副实,毕竟大批大批的钱财和货物都来不及运走,这些可都便宜了阿芒-古拉特一世和阿萨布教长。

  在港口的火焰终于扑灭,城内的血洗基本上“能杀的都杀了”之后,堆积如山的战利品让自诩“比拉灯-朗桑更强大的君主”的阿芒-古拉特一世笑的合不拢嘴。马打蓝苏丹国自立国以来征战无数,但没有一次比攻占巴达维亚战绩更辉煌、缴获更多!而阿萨布教长明显不怀好意但听起来就是舒服的吹捧更是让他得意忘形,仿佛昨天还是占了几个岛屿的苏丹,明天就能成为世界之王一般。

  在赏赐了众将之后,阿芒-古拉特一世左想、右想、前想、后想,总觉得不记录下这一场基于他自身英明果断、谦虚谨慎(此处省略自夸一万字)的伟大胜利,说不过去,而且他确实也觉得这座城市虽然是“肮脏的异教徒”所修建的,但确实比他的老巢更宏大、阔气,更有帝王之风!因此经过(自以为)深思熟虑,阿芒-古拉特一世做出几个非常给力的决断——

  第一点,把国名由马打蓝苏丹国改名叫巴达维亚苏丹国,以后是个人都知道他是巴达维亚的征服者!

  第二点,对这座异教徒的城池进行彻底的改建和净化,彻底驱逐异教徒的肮脏邪力!

  第三点,当改建和净化完成之后,迁都至巴达维亚城,这座宏大的城池才符合他伟大的成就!

  阿芒-古拉特一世新胜,名望正在暴增之中,这时候他只要不违反教规,基本上说啥别人都会听,当然作为这一次“圣战”胜利的最大功臣,也就是“天方圣域使者”的阿萨布教长,不忘记提醒这位野心勃勃的君主一个事实——数以千计的异教徒确实逃走了,他们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这圣战不能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