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钢铁鲜血烈焰 > 第433章 泰西风云之更悲催的君王

  当西班牙王国被新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军队和摩尔人仆从军揍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继马拉加之后,阿尔梅里亚、卡塔赫纳、巴伦西亚、巴塞罗那等地也接连失陷,国王和教会的军队多次发动反击,结果都遭到了惨烈的失败,一时间谣言四起,“世界末日到了”、“天启四骑士来了”之类的甚嚣尘上。

  当悲催的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一边砸锅卖铁地从“霍格沃兹海巫”手里购买号称能对抗新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和摩尔人仆从军的武备,一边被迫和法国媾和之时,另一个同样属于哈布斯堡家族的君主则处于更加严重的危机之中。

  没错,他就是奥地利的斐迪南三世。

  欧洲国家、民族繁多,法统相当混乱。例如西班牙理论上是王国,但由于有庞大的殖民地,再加上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同出一门,所以硬说是西班牙帝国也未尝不可。而斐迪南三世虽然怎么看怎么像“奥地利王国的国王”,但深纠起来他应该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任“奥地利大公”,至于为何是“大公”而不是“国王”,说起来话就多了。

  神圣罗马帝国是西元九六二年由奥托一世所建立,在旧时间线上一直维持到一八零六年。帝国横跨西欧和中欧,以及南欧的一小部分,单纯从版图上至少以欧洲的标准说可谓“宏大”。但这种“宏大”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听起来很牛逼,但一不神圣,二不罗马,三不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结构松散,诸侯众多,皇帝只是名义上的共主,甚至一度出现“选帝侯”这种能让“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奇葩存在,当然经历了长久的群雄逐鹿之后,通过养蛊的方式,终于出现了相对比较强大的力量,那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公国(在一四五三年后晋级为奥地利大公国)。

  奥地利大公国当然有称雄神圣罗马,建立实权帝国的野心,但无奈实际情况比任何理论上的方略都复杂的多。三十年战争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西班牙为另一方的漫长战乱,直接导致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百分之四十的人口死亡。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结束后,奥地利大公国的势力是大大地削弱了,不过在新时间线上由于奥斯曼帝国在匈牙利军力的短暂减弱,斐迪南三世似乎找到了“弥补损失”的办法。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当“成功克复匈牙利大片土地”的奥地利军队在罗马尼亚境内遭到新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毁灭性打击的时候,斐迪南三世这笔生意已经亏到老本了。而后来新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一路重新攻占匈牙利,并且推进到奥地利大公国首都维也纳城下的时候,斐迪南三世自杀的心思都有了。

  维也纳作为奥地利大公国经营多年的都城,理论上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都城,城墙坚固,堡垒成群,炮塔高耸,端的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而且斐迪南三世的全面收缩、坚壁清野战术确实挫败了新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第一轮地面攻势,然而当新阿拉伯帝国的空军出动的时候,虚假的“胜利”彻底破碎了。

  “主啊,那是什么东西?”

  “魔鬼!异教徒用邪术从地狱火湖里召唤出来的魔鬼!”

  “是火龙!是撒旦化身的三头七首的恶龙!”

  “火枪手准备,把恶龙打下来!”

  “主啊,它喷火了!”

  “快打水!浇灭恶龙魔火!”

  应该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精锐部队还算是给力,由于火枪(后来还有火炮)不断地向空中射击,新阿拉伯帝国空军的飞艇只能在较高的位置投弹,再加上救火及时,燃烧弹的威力被极大地下降了。更不用说维也纳城内的神棍们忽悠的真好,成功让兵丁们认为那是恶龙(至于恶龙怎么这么胖神棍们表示细节不重要啦),击毙恶龙绝对是向天主表忠心,保证上天堂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然而新阿拉伯帝国空军可不止“火焰伤害”,人家还有“毒素伤害”呢,是不是?当第一批投掷燃烧弹的飞艇撤回城外,第二批装载毒气弹的飞艇发动攻势的时候,这座哈布斯堡家族经营多年的老巢的命运就注定了。

  “主啊,为何要放弃我们”

  “这……这就是魔鬼的呼吸”

  “毒龙喷吐,快撒圣水!”

  “哈利路亚!”

  应该说神棍们拼命撒圣水还是有点效果的,毕竟氯气易溶于水,多少能吸收一些。但很显然撒圣水的速度跟不上氯气扩散的速度,更何况神棍们没有口罩也没有防毒面具,直接暴露在致命的氯气侵染之下,各种症状迅速出现,神棍们很快倒了一片。

  奥地利大公国以天主教治国的双刃剑效果开始显现——平时让神棍给兵们洗脑确实效果把群,但如果遇到神棍们都解决不了的“灵异事件”,那恐惧心理会更加严重。这个逻辑是这样的——神棍是神的小弟,自然牛逼,可如果妖魔鬼怪强到神棍无可奈何,甚至直接让神棍死球了,那一定是凡人根本无法对抗的存在,这时候就看天主他老人家是否愿意亲自出去斩妖除魔,如果愿意出手的话肯定是一道圣光从天而降,妖魔鬼怪通通化为齑粉,但如果他老人家不愿意的话,那除了跑或者死外还有别的选择么

  很显然,大部分人是愿意跑,而不愿意死的。

  维也纳在十七世纪有十万左右的人口,真要是全被氯气熏死的话,怕是新阿拉伯帝国携带的毒气弹都不够用,但事实上只要有上千人被“可怖的魔鬼呼吸”杀死(其实杀伤也行),整个城市的军心、民心都会彻底崩溃掉。按理说维也纳已经经受过奥斯曼帝国的围攻,不应该这么脆弱当初的奥斯曼帝国再怎么兵强马壮、有枪有炮,那也是“可以理解、有应对策略”的范畴,而现在的进攻者差不多已经到了“不可名状”的地步了,奥地利大公国败的真心不冤。

  至于奥地利大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现在除了带头撤(逃)退(窜),外加放下一些诸如“还会回来的”的狠话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身为皇帝(虽然水分比较大)的他自然知道当初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破时,末代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是什么下场,他不能死在这里,他必须逃走……

  维也纳,破。

  ————分割线————

  奥地利大公国“固若金汤”的都城维也纳被新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轻易攻破”的消息,不仅在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中引起恐怖的狂澜,更是直接影响了另一股军事力量的行为——没错,他们就是罗马教廷组织起来的“神圣同盟”。

  西元一五七一年,由教皇庇护五世牵头,西班牙王国、威尼斯共和国、教皇国、萨伏伊公国、热那亚共和国、马耳他骑士团组成的“神圣同盟”,在希腊勒班陀击败奥斯曼帝国海军,因此以这种模式对抗“来自东方的入侵”算是欧洲君主们的共识。奥地利大公国在罗马尼亚被新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击败之后,现任教皇英诺森十世感到了危机迫近,新一轮的“神圣同盟”组织起来,他们的方略是——一旦奥地利大公国出现只撑不住的情况,马上驰援维也纳。

  然而他们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

  维也纳沦陷的太快,太离奇,完全超出了“神圣同盟”的想象,那感觉就如同你准备和人下棋,结果对手拿起棋盘开直接呼你的头,完全是一脸懵逼,而有关“维也纳之战真相”的谣言也迅速发酵,一时间“魔鬼”、“恶魔”、“火龙”、“毒龙”等传说甚嚣尘上。

  牛逼哄哄的“神圣同盟”,在教皇的鼓动下,英勇地杀向邪恶的异教徒……这是假的。

  “神圣同盟”为了保存实力,暂时按兵不动……这是真的。

  “神圣同盟”虽然不完全相信那些传言,但“新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极其强大”是完全肯定的。虽然神圣同盟是顶级神棍组织起来的,但其实大多数成员都是为钱卖命的雇佣兵,要他们和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存在死打硬拼除非耶和华老爷子亲自下凡来说服,否则绝对不可能!

  于是乎“神圣同盟”的态度是观望,新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军力太过强大,所以必须要让其他势力消耗一下,自己才好上去收人头,至于这种势力是否存在?那是当然存在!而且你看那些疯子不是正快马加鞭地赶赴奥地利战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