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钢铁鲜血烈焰 > 第434章 泰西风云之大波波与血十字

  玩过帝国时代2的人会知道斥候骑兵-轻骑兵-强力轻骑兵的升级序列,某些版本里强力轻骑兵还被囧囧有神地翻译为“匈牙利轻骑兵”,这个问题上匈牙利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没错,是我发明的,但我后来不玩这个了”,毕竟那种在背上装两片翅膀的翼骑兵是平独镇露大波波发扬光大的特色。

  后世的人对波兰历史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这倒霉孩子真惨”。毕竟西元一七九五年波兰被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三国瓜分,那真的是国破家亡,吃干抹净。后来拿破仑时期虽然有个华沙大公国短暂复辟,但能拿破仑垮台了还是迅速扑街。一战后复国,在列强怂恿下出兵干涉苏俄失败,被红军各种殴打,二战的开端就是波兰被**德国吞并,即使到了二战之后,那也是苏联的小弟。

  然而“废物软蛋”并非波兰历史的全部,人家历史上还真的阔过——西元一三八六年,改信天主教的立陶宛大公约(萝)盖(莉)拉(控)迎娶当时年仅十一岁的波兰王国女王雅德维加,走向人生巅峰……总之是确立了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合作的雏形。而到了西元一五六九年,波兰-立陶宛王国正式成立,并开始大规模对外侵略扩张。波兰-立陶宛王国疆域最大时囊括了后世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大部分地区,可谓盛极一时,扶植假沙皇、干涉俄罗斯内政这样的事情属于拿手好戏。但波兰-立陶宛王国是一个看似强大凶悍,其实王权衰微的国家,贵族议会几乎控制了所有的土地、权力和资源,国王更多的是推选出来的执行者和背锅侠,这种体制看似“民主”、“先进”,其实和十七世纪欧洲诸国都在强化中央集权的大趋势格格不入。国王说话不算话,贵族议会成员天天扯皮的后果就是波兰-立陶宛王国或许可以打赢很多场战争,但很难把这些战争的收益统合起来。

  然而对于波兰-立陶宛王国现任国王约翰二世-卡齐米日来说,发动一场战争来巩固自己的位置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约翰二世-卡齐米日曾在三十年战争中协助哈布斯堡王朝对法国作战,被俘虏、关押了两年,其兄瓦迪斯瓦夫四世死后,他于一六四八年被贵族议会推上了王座。此时的波兰-立陶宛王国仍拥有广大的疆域,但实际上却危机四伏,北方瑞典王国集结重兵,已经染指爱沙尼亚,随时可能大举南下,东边乌克兰境内哥萨克叛乱不断,还疑似有沙皇暗中扶持。在新时间线上,又冒出来“血色十字军”这么个奇葩势力,对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威胁比哥萨克叛军还大。约翰二世-卡齐米日倒是想给血色十字军一个下马威,但多次小规模战斗后,他确认了“根本打不过”,而这一次媾和让贵族议会的一大帮议员颇有微词。

  因此为了巩固王位,约翰二世-卡齐米日必须有一次成功的军事胜利。而无论是向北、向东还是向西风险都很大,唯有向南……看起来似乎真有搞头!

  波兰-立陶宛王国之前和奥斯曼帝国多次交战,总体上说并不处于劣势。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核心武力是翼骑兵,结合了轻骑兵的机动优势和重骑兵的凶猛突击,还有火器部队的配合,经常以大胆而夸张的战术取得胜利。

  约翰二世-卡齐米日的如意算盘是趁着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大公国相持不下之时,一次性投入大量的翼骑兵及配合的火器部队,从侧翼对奥斯曼帝国军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样一来不仅能从奥斯曼帝国手中获得大量的战利品,还可以让奥地利大公国“自愿支付”一大笔“酬金”,怎么看都是上算的买卖。

  出于对异教徒的仇恨(较少)和对掠夺战利品的热衷(较多),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战争动员进行的非常顺利。翼骑兵和附属的火器部队基本上是抱定了“大口吃肉”的心态赶赴战场,而由于波兰-立陶宛王国马匹充足,那行军速度也不是盖的,于是乎国王、贵族议会都做好了庆功的准备,部分议会成员甚至为战利品的分配问题开始撕逼……

  很讽刺的是,他们似乎都忽略了战败的可能。

  ————分割线————

  当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军队兴冲冲地前去作(被)战(宰),真正明白对手有多强大的血色十字军正小心地在摩尔多瓦境内挺进。

  摩尔多瓦全称摩尔多瓦公国,由波格丹一世在一三五九年建立,一四八七年沦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由于绝大多数摩尔多瓦人信奉东正教,故而也是奥斯曼帝国征收宗教税的“重灾区”之一,于是乎这个附庸国呈现出一种上下不协调,甚至对立的“精分”状态——贵族老爷们显然已经从了奥斯曼帝国,但泥腿子们坚决不从!

  反抗的骚动,在东南欧的土地上其实从未停止过,而摩尔多瓦也只是其中的缩影之一。在尼古拉-科尔恰金看来,这地方简直是一处晾干了还泼上油的大柴堆,只要方法得当,就能燃起熊熊烈焰。

  然而奥斯曼帝国肯定也是明白这一点的,对于那些“附庸”,苏丹用武力维持其“忠诚”简直再常见不过。至于奥斯曼帝国哪里来的那么多驻军的?这就要牵扯到凶残的“血贡”制度。

  从被征服的民族中征发幼童,从小进行洗脑和训练,成年后自然成为苏丹手中最锋利的刀刃。在某种意义上,这个思路非常“聪明”和有道理,它能最快速地吞噬掉被征服民族中的新生力量,不会形成稳定的地域、家族和利益集团危害苏丹的统治。而且由于“二鬼子比大鬼子凶”,也就是“改宗者的狂热”,这些人为了证明自己对苏丹,对帝国、对信仰的忠诚,往往比那些正牌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更加疯狂,更加血腥。

  血色十字军要优先消灭的,就是这么一帮子人。

  “天堂之门打开了!”这是堡垒外墙被轰塌后,从里面冲出来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喊出的话——这不奇怪,奥斯曼帝国洗脑的经典台词就是如此,当初还有染上瘟疫的奥斯曼帝国士兵向着异教徒冲锋,一个个巴不得死前多传染几个人染上瘟疫。而对于这种人,最好的方法是——

  “乌拉!送这些渎神者下地狱!”

  如果你觉得这段话还不够劲儿,那就看下一句——

  “攻破了这座堡垒,钱币、粮食都是你们的,周围的土地都是教会的,以后统一收租,不加税!”

  不要以为尼古拉-科尔恰金在搞共产主义,他实际上弄的是早期基督教“没有私有财产,一切属于教会”的原始公有制,这种制度让早期教会在罗马帝国的持续镇压下依然保持着生命力,现在用来对付奥斯曼帝国也非常合适。

  不要以为欧洲没有农民起义,事实上鞋会、闵采尔等人搞出的起义声势还是相当浩大的,而尼古拉-科尔恰金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走教会+底层百姓路线,就只能和那些投敌卖国的封建领主翻脸,至于教会的神职人员会不会沦为新一代的领主那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但好歹那也是胜利之后的事情,目前局势如此严峻,就不要想那么多了。

  而在那些血色十字军新兵,也就是新收编的农奴看来,现在就是为自己的未来而战。欧洲农奴制是比中国的地主-佃农制度更彻底的剥削,很大程度要靠宗教洗脑才能勉强维系,而血色十字军成功地把“逆来顺受”变成了“干他娘的”,那么后果就是——Waaaaaagh!

  血色十字军新兵使用的武器比较混杂,干草叉、斧头、锤子、木棍、菜刀什么的都有,而其中最显眼的显然是“战斗镰刀”——没错,就是把收割庄稼的大镰刀刀刃拆下来转角九十度重新安在把儿上,这样一来农具就变成了可怕的长柄武器。

  “杀!杀光这群渎神者!”

  “血色十字军将净化一切!”

  兵刃撞击,肉体破碎,鲜血喷了出来,狂热的血色十字军新兵和奥斯曼帝国军队正面冲杀在一起,而血色十字军老兵发起了集团冲锋。这是一场双方损失都相当剧烈的战斗,其中伤亡数字最高的就是血色十字军新兵,大批大批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下,而那些活着的人的厮杀还在继续。

  “疯狂你有我们疯狂么”这是一个小时后,尼古拉-科尔恰金的低声自语。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所有最针锋相对的力量都被他利用了起来,相比之下,对面只有宗教狂热,这显然不够班啊。

  按照现在的推进速度,几年后说不定还真能打到伊斯坦布尔去,然而欧洲本身能支撑这么长时间么?

  尼古拉-科尔恰金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默默地望向奥地利和波兰交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