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幸好一路上有你 > 第509章 大饼不好啃

  如果这个大客户对VM提供的虚拟机软件系统满意的话,这家公司不仅会将VM的技术应用在自己的实验室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将来还会用来武装他们的主机群,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更便捷的宿主机服务,这样能在成本上为这家公司省下不少,这是一桩双赢的买卖。

  如果买卖成功的话,VM公司的发展不仅能跟这个大客户的业务发展绑定在一起,还可以吸引更多的相似客户采用他们的服务,更可以以此为依据来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公司来投资,当然,如果他们拿不下这个大客户,这美好的前景将变为泡影。

  所以此次的冲刺可以说是要决定公司的生死存亡了,所有的员工都全力以赴。

  他们的冲刺比一般的大公司要卖命。

  这取决于两者的巨大区别。

  大公司之所以大,是有很多产品支撑起来的,但是已有产品也限制了大公司的行为,他们需要一大堆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已有产品的延续性和高质量,否则一个致命错误就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基于这样的考虑,所有的大型软件公司都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来约束大家的编程行为,这样的标准虽然拉低了天才员工的天马行空,增加了一般员工的工作负担,对一些能力低下的员工来说还增加了不小的工作压力,但它的好处也有很多。

  首先它能避免程序看不懂的问题,稍微复杂一些的语句几乎每句话都得有注解,以便别人看得懂。还有维护成本的降低,看得懂才容易维护,试想一段大家都看不懂的程序,谁敢动?万一出错了算是谁的锅?

  所以大公司在做一个软件产品的时候,跟所有其他的生产商一样,需要进行调研、客户需求问卷调查、收集旧版本使用情况反馈,进行可行性分析。

  之后是写计划书,一旦定下来要做这个产品,就需要产品经理们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反馈或者自己拍脑门臆想出来的使用例子,写出具体的外观设计,以及各控制部件需要完成的功能。

  这个计划书被开会讨论通过以后,资深构架师为此写出构架报告,需要用什么样的已存在的底层技术来支撑,还需要开发什么样的新底层技术,各个功能如何分层次处理,大模块如何划分,各组需要实现哪些功能,各组需要达到的性能有什么要求等。

  各个小组再就这个进行讨论、协商,还需要商讨出各层接口是什么样的,容错功能该由哪一级负责等等职责划分,一般这个过程需要数月时间,之后才开始进行具体的设计。

  这时候轮到各小组的资深程序员为自己小组负责的模块进行具体的算法设计,如果是新的算法,还需要跟公司的专利律师们一起起草专利申请书。

  一旦这些都经过了讨论通过,才轮到程序员们去写程序。

  写程序的时候,也是有很多格式需要遵守,以便其他人阅读,正常的源程序,往往是注解比真正的语句行数都多。

  一个模块开头不仅要简要描述模块的功能,还要介绍输入参数的类别、意义,输出参数的类别和意义。

  在模块内部,每一小段都要描述一下这一小段是要干什么事儿,需要注意些什么,都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要求,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比较有利。

  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坏处,第一,增加了不少成本,第二,程序语句为了易读性,不是特别高效。很多程序的优化需要尽量减少语句的延展,比如一句古文翻译成现代语,可能要好几句来解释,而古文简洁明了效率高,但并不是每个员工都能读懂。

  所以那些大公司代码的优化,都是由各个小组里的几个资深程序员共同完成,一个人负责编程,另几个人负责审核,当然加上足够的注解,这样下一次优化或者出问题的时候,能保证有资深程序员能理解和调整有能力来做这样的事情。

  穆林之所以被老板看重,这跟他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当年上大学时跟袁媛负责过扫描仪驱动程序的开发,当时条件限制,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都是用汇编语言来编写,这就相当于华语作文需要用古文。

  对一般的人来说,能看懂古文就不错了,还需要用它来写文章?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穆林后来在休利帕也是写驱动程序的,所以对汇编程序特别熟悉。

  一个人经过更严格训练的人,现在负责用非常简单的“现代”语言写成的程序,很容易发现冗长不高效的语句,也很容易把它们改成更高效的。

  VM之所以想跟大公司合作,是因为大公司有足够的财力养软件质检员---专门负责软件质量测试的程序员。

  质检员不是说在公司产品完成之后才进行质量检测的。质检员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参与质量检测活动。

  小公司一般没有质检员,所以大家写的程序都是各自测试一番,质量不能保证。大公司有专门的质检员根据产品设计报告来设计测试程序,包括输入的数据和期待的结果,把产品运行一下,用设计好的数据输入进去,出来的结果应该跟设计报告里的一样,才算达标。

  有些小模块的功能测试是嵌入在产品源程序中的,程序编译的时候,可以有两种编译设置,最终产品还是测试产品?测试用的,会有很多测试程序在里边,还有很多“后门”可以允许质检员进行部分测试。

  除了一般的功能测试,还要有压力测试,一个人使用你的产品和一百人同时使用、或者成千上万人同时使用你的产品,造成的访问流量是大大不同的,大的系统都要zhege有处理这种访问压力的能力。

  除了这个压力测试,还有性能测试,比如从我输入完毕开始算起,要多久我才能拿到结果,这是属于性能方面的要求,当然是越快越好,还有一种是资源方面的性能要求,比如需求的内存最好越少越好,要求的硬件设备越低越好。

  这个时间和资源方面的性能要求进入到系统内部,被分化成层或者是模块,那么对每一层或者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要求,性能测试就是要测试这些小的组成部分是否达标。

  一旦有不达标的情形出现,就知道哪个(些)小的组成部分出了问题。

  大公司对自己的产品要求高,人力资源就必须充足,所以每个产品都是有几百甚至几千员工。像迈绍这样的专门的软件公司,旗下有几十个产品,员工超过十万不足为奇。

  对于将来会用在客户方面的技术,他们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对VM这样的只有几十人的小公司来说,绝对是一块香喷喷的大饼,还是一块很不好啃的大饼,要么一口吞下,要么被磕了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