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乱世长生劫 > 第六十五章 访宋

  定好了启程的事之后,颜颜和端木易又一次陷入了无话可说的尴尬。

  为不让这种氛围持续下去,两人最终还是决定到正堂去,帮蒋仲达准备晚上的喜宴。

  入夜,蒋家客舍张灯结彩,宾客满堂。蒋仲达终于如愿在这一天,把自己心爱的姑娘迎娶过门。

  为了这一天,他还在客舍的一旁另起了一栋新居。

  院子不大,但在颜颜的建议下,种植了些许花木,所以别有一般景致。

  行罢婚礼,宴过宾客,蒋仲达便同新婚夫人在别院里入了洞房。

  春宵一刻,情比千金。

  喜结连理后,蒋仲达自然是好好地享受了一夜初为人夫的快活。

  看来是头一宿累得不轻,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蒋仲达才从婚床上爬起来。

  等他回到蒋家客舍时,端木易同颜颜早已经动身离去。

  听打杂的伙计们说,他俩是日出时走的。怕离愁别绪坏了蒋仲达新婚的兴致,所以不告而别。

  走得时候,端木易留了一对儿鸳鸯玉璧作为赠礼。那玉璧是他在迁都路上向郑伯讨的,虽算不上名贵,却寓意极好。

  看着那透白无瑕的对玉灵石,蒋仲达长叹不已。

  人生匆匆多过客,心头常常念平安。

  不能送君远走,便愿君高飞吧。

  ……

  天气渐暖,桃花已渐渐凋零。沿着小路穿出了那片落英缤纷的桃林,端木易和颜颜竟走得有些微微冒汗。

  随手擦去额头上的薄汗后,端木易便手搭凉棚,眺望了一会儿远方。

  接着,他指着东南方向一条大路,向颜颜说道:“喏,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是我前些日子去过的地方。”

  颜颜顺着端木易手指的方向看去,见那边果然地势逐渐平缓,道路也较为宽阔。于是,她便问道:“先生,咱们还要往那去吗?”

  思索了一会儿之后,端木易才摇摇头道:“不了,在郑国能做的已经差不多了,往下一个国家去吧。”

  “那……咱们怎么走?”颜颜望着远方,等待着端木易的回答。

  又是一段沉默。

  不过这次,不是因为无可话,而是因为有所思。

  知道端木易在考虑着下一步的计划,颜颜便没有打搅他,而是默默地站在一边,看着天边的云霓与朝霞。

  另一边,端木易则在脑海里快速地规划着下一步的路线。

  按着之前刘破虏告诉自己的,当年参与伏击的十二个诸侯国里,除了郑国,还有晋、卫、宋、陈、蔡、许、胡、楚、东虢、西虢、郐。

  其中,晋国势大力强,不是现在可以谋的。卫国卫武公已近垂暮,不足挂齿。东虢和郐已被郑国所灭。许和胡毗邻郑国,只要郑伯起兵,则必然可图。西虢与大秦相邻,可以一战。剩下的,就只有宋、陈、蔡、楚四国。

  而这其中,楚国偏远,宋、陈、蔡都和郑国临近,要想一路走下来,最好是穿过郑国,先到宋国,然后沿着陈、蔡南下,再向西到楚,最后北上回秦。

  这般计划完毕后,端木易又按照迁都路上,郑伯与他讲的诸国分布,找到了通往宋国的方向。于是,他指着那个方向,对正在欣赏天空的颜颜说道:“往那走吧,去宋国。”

  ……

  往宋国去的路不远不近,只需沿着郑国的北境一直东行即可。路上途径季足的封地,两人还蹭了顿饭吃。

  出了郑国,还要经过一个戴国。戴是夹在宋和郑两个大国之间的弱国,靠着同时向两边示好图存。如今郑宋两国都日渐强大,以后相互之间只会更多摩擦。这戴国恐怕还有更多的窝囊气要承受。

  由郑到戴,再出戴访宋,两人共行了两个多月。

  这一日炎夏,已换了薄衫的端木易和颜颜,终于进入宋国边境。

  素来听说宋人乃商民之后,善经营,颇富庶。所以,端木易和颜颜以为,这宋相对于刚刚经过的戴,怎么也要繁华不少。然而,眼前的景象却令端木易和颜颜惊讶不已。

  才进入这边境,他们就只看到满目疮痍,十室九空。村庄破败不堪,田地荒芜寥落。一路走来,人烟罕至,莫说是耕牛驽马,就是鸡鸣犬吠也听不到一声。

  “先生,这是怎么回事?”颜颜蹙起娥眉,不安地问道。

  同样不明真相的端木易在环顾四周后,又仔细地查勘了几间空荡荡的院落,这才答道:“恐怕是有了兵祸。”

  这凄凉的景象让颜颜心生恻隐,不禁叹息道:“唉,但凡有战争,苦得都是老百姓。”

  此时的端木易倒是十分镇定,淡淡地说道:“看样子是提前得到了风声,所有人都逃难去了。真好啊,至少没有死在敌人的刀兵里。”

  看着端木易冷漠的面色,颜颜忽然觉得面前这个男人有些陌生。她不懂为什么端木易可以如此淡然看待眼前的凄凉景色。

  未见过金戈铁马下的苍生涂炭,又怎能够理解生死疲劳后的不惊波澜。

  因为这份不理解,颜颜不再说话,只默默地看着周遭的断井颓垣,心中怅然。

  从破落的院子里走出来,端木易拍打掉肩头上沾染的灰尘,对默不作声的颜颜说道:“走吧,此地不宜久留。”

  说罢,便沉默着往宋国国境深处的方向走去。

  颜颜跟在后面,心里第一次和端木易有了说不出又解不开的结。

  两人继续往前,连续路过几个村庄,都是一样的情形。这让端木易不禁开始回忆起自己曾经的遭遇。

  那些蚀骨的烽烟与夺命的锋镝,依然历历在目。它们叫嚣着,吵闹着,歇斯底里,不停不息地敲打着他那已渐渐麻木的心头。

  终于,在路过的第七个村庄里,端木易和颜颜见到了人烟。

  与其说是人烟,倒不如说是些正要逃难的村民。

  这些向来踏踏实实,靠着勤劳的双手安居乐业的农民,此刻竟不得已要放弃家园,放弃土地,放弃一切的身外之物,远走他乡。

  为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端木易主动帮一个年迈的老者分担起沉重的行囊,顺便攀谈道:“老哥,怎么好好的,大家都要背井离乡啊?”

  那老者看他是个样貌老实的年轻后生,便毫无隐瞒地说道:“小兄弟怕是从别的国家来的吧。这长狄人啊,打过来了。那些家伙凶着呢,吃人肉,喝人血。咱们再不跑啊,就得死在他们手里了。”

  说着,这老人脸上的愁容和忧色又加深了几分。

  老人说得这些,端木易隐约有些印象。但因为前世的资料里,对这段历史记载过分简略。所以端木易也不清楚具体的情况。

  按照端木易了解的,长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而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恐惧,是先秦时代中原百姓的通病。他们普遍认为,蛮夷戎狄,皆是文明落后的野人,只懂得茹毛饮血,不知道礼义廉耻。

  这要是放在过去,端木易肯定还抱着前世的看法,认为先民对蛮夷之人的恐惧,是来自于不了解。

  可自从经历了犬戎的祸事之后,端木易的想法有了改变。

  有些时候,书里记载的凶残暴虐和惨绝人寰,真的远远比不上现实。

  “那咱们这是要往哪去啊?”端木易问那老者道。

  老人稳了一把肩上的行李,说道:“去蒙邑。宋公下令了,让边境所有的百姓都去那避难,还在那里放了赈灾粮。”

  说到这里,老人眼里尽是感激。

  “没想到宋公竟如此爱戴百姓啊。”端木易也稳了稳肩上的行李,感叹道。

  听端木易如此感慨,老人一下来了精神,激动地说道:“小兄弟啊,我跟你说,你是不知道,这新任的宋公和老宋公一样,都是爱民如子的好国君。别看他才继位一年,但利民惠民的新政策已施行了不少。”

  这么一来,端木易算是大概捋清楚了时间线。那老人说得老宋公,应当是宋戴公,而新宋公应当是宋武公。

  想到这里,端木易那颗复仇的心再次优柔起来。不论是从历史上看到的,还是从这些百姓口中听到的,都在证明着宋公是个明主。自己若真的为了复仇就把他轻易杀掉,这对郑国的百姓来说,是场劫难。

  毕竟,百姓是无辜的。

  可一想到那场风雪,那次伏击,那一个个倒在冰天雪地里的大秦男儿,还有自己的至亲好友,端木易就又忍不住想要撕碎那些宿敌。

  老人见端木易不说话了,以为他是背行李背得有些累了。正自疑惑,忽看到跟在端木易身后的颜颜,这才恍然大悟地小声说道:“小兄弟啊,媳妇儿是挺漂亮,但是有些事得适度。你看看你,身体还不如老汉我呢……”

  说罢,老汉摇摇头,脸上浮现出对年轻人不懂节制的担忧。

  本来正内心纠结的端木易,忽被老人这么教育了一番,顿时深感无语。

  他知道自己再怎么解释,估计那老人也不会信。反而越描越黑。只好回头看了一眼颜颜,见她面色平静,才知道她并没有听到。于是松了一口气,没作任何反驳。

  跟着这些逃难的村民又走了十多里地,终于看见了蒙邑的城池。

  此时,城门口已聚集了不少人。除了逃难进城的村民,还有维持秩序的军士。

  在混乱的人群中,端木易抓住了颜颜的手,说道:“颜儿,跟紧我。别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