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东京上空的乌鸦 > 第三十八章 牛晓东入学

  和中国一样,日本也是学历至上的社会,学历尤其是就读大学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地位,在日本,考名牌大学有“四当五落”的说法,就是每天拼命学习,只睡四个小时,就能考上名牌大学,多睡一个小时就考不上。“东大”、“京都”、“东工大”、“早稻田”、“庆应义塾”的毕业生,一出校门,起点就比别人高出一大截,考一般大学就用不着这样了。随着日本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适龄学生越来越少,大学数量又很多,一些普通大学一到高考就为生源发愁,招不上生,国立大学经费就得减少,私立大学就得倒闭,牛晓东就想钻这个空子。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宝贵?失去就再也回不来?有人说是黄金、钻石,有人说是青春,正确答案是时间。时间这东西很神奇,它和宇宙一起产生,也将和宇宙一起消亡,时间只能往前走,不会倒流,人们常说“如果我当年怎么样?如果有来生?如果当初不是遇见你?”等等话,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如果,如果这个疑问代词是人类因无法抗拒时间而发明的。

  “时间过得真快,还剩两天就考试了。”牛晓东说道。

  “怎么,你还有点儿紧张吗?”张慧娟说。

  “是有点儿紧张,也没参加过日本高考。”

  “不用害怕,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考好。”

  “我怕考不好你该生气了。”

  “我不会生气,考不上国立考私立,只要发挥出正常水平就行了,我看呐,国立你就不用考虑了。”

  “你说那几个私立学校真能看汉语成绩?”

  “怎么你到现在还不相信?汉语也是外语,也没规定中国学生不能选汉语啊?咱们钻的就是这个空子,再说你英语能行啊?数学、国语、地理、历史和汉语一共五门,满分大概九百分,你考四百就行。”

  “能这么简单?”

  “你当是中国高考啊?你放心,中心考试比留学生考试容易得多,毕竟是面向全国的统考,不会出太难的题,咱班那些傻帽儿也不好好打听打听。关键是下一步选什么学校,这两天别看别的了,你就看历史吧,怎么说日本历史也比中国短。”

  “短也不好背呀?”

  “你就别抱怨了,外语还能考汉语,你要是不答满分就别回家了。”

  “满分还真没把握。”

  “要不是我,你还不知道走多少弯路,花多少冤枉钱呐!”

  “谢谢老婆,我老婆就是厉害!”

  “就是这学费还没有着落,唉,走一步看一步吧,兵来将挡水来土囤。”

  “老婆,我看我也上专门学校得了。”

  “不行,绝对不行!你是男人,男人得有自己的事业,怎么也得有个大学文凭,即使将来回国,也能找个日企干干。”

  “就是苦了你了。”

  “你成功就是我成功,我是女人,将来管好家照顾好孩子就可以了。”

  张慧娟真的不想考大学吗?不是张慧娟不想考,而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为了保证牛晓东上学,张慧娟做出了牺牲。实话说,日本大学还是很好考的,专门学校的文凭回国根本不好用,只能解决签证问题。

  “考试用不用我陪你去?”张慧娟问。

  “我又不是小孩,不用。”

  “你就想日本学生有什么了不起?数学首先就比不上你,咱差就差在日语,谁叫咱是外国人啦?日语不好也是正常的,但是咱汉语强!亲爱的,你说是不是?”

  “是,是。”

  高考这天终于到了,牛晓东带着准考证、护照和外国人登录证一早出了门,临出门前,张慧娟少不了叮嘱一番。一月下旬是日本全国中心考试的日子,中心考试过关,才可以参加各个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考场在东京的一所高中,为了防止作弊,监考老师让考生把手机都关掉并放在桌子右上角,铃声一响,第一科国语考试开始,国语考试里竟然也有汉文,除了汉文还有古语,古语牛晓东答得就一般了。汉文中有一道题是“四面楚歌是什么意思?”还有一道是“宋江和诸葛亮是把兄弟吗?”可见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很大。第二科是数学,数学是牛晓东的强项,考试前下的功夫也最多,选择题做得还行,计算题遇到点麻烦,其中有一道题是求直角三角形面积,直角三角形在中国是初中二年级的课程,日本高中时才学。第二天考历史和汉语,这两门比较轻松,尤其是历史,不会就是不会,无法编造,汉语题目很简单,牛晓东答起来得心应手,也许是做贼心虚,汉语牛晓东没敢答满分。

  十天以后高考成绩下来,牛晓东考了四百三十多分,中心考试的成绩还要折算,和各个大学的自主考试成绩合并计算,单从这个成绩来看,应该可以参加下一步的自主考试,牛晓东和张慧娟都非常高兴。

  “老婆,我去打点儿工吧?下次考试还得一个月呐。”牛晓东说。

  “不用,你还是趁热打铁,好好强化一下日语,下次就有面试了,口语不好就危险了,这段时间你也多跑跑,选择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国立的也问问,我不陪你去了,我专心打工,好多挣点儿钱。”

  “那就辛苦你了,等我稳定下来,我打工,你歇着。”

  “我是农村孩子,没那么娇气,干活儿累不死人,咱俩度过这段难关就好了,晓东,你家里还能拿出点钱吗?”

  “不瞒你说,我家付完中介费和语言学校学费,已经没剩多少钱了,我妈下岗,我爸就是个工人,他俩一辈子也没攒下几个钱,前两年刚买的二手房,现在再让他们拿钱,恐怕是不行了。”

  “那只好我们自己想办法了,我家更是指望不上,我妹妹上高二了,马上也快要考大学了。”

  “这你还不让我去打工?”

  “再等一个月吧,等学校落实了再说。”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钱干啥也不行,考不上大学愁,考上也愁。

  偌大的东京各种大学无数,没有人推荐,腿都得跑断,网上是可以找,但网上信息眼花缭乱,都说自己学校好,语言学校也可以推荐,但牛晓东考试没通过语言学校,他是自己报的名,还得继续按照张慧娟指引的道路走。牛晓东两天跑了三所学校,递交了三份申请,你还别说这三所大学都同意接收,主管招生的工作人员十分热情,对牛晓东的汉语成绩也没提出异议,这是牛晓东最担心的,同意接收以后还要参加校内考试和面试。

  “今天去看得怎么样?”张慧娟问。

  “挺好啊!西麻布大学说我这个成绩不错,还说我高中毕业成绩也挺好。”

  “西麻布大学怎么样?”

  “一般吧,没有亚细亚大学好,名字也没人家响亮,西麻布,听着还以为是抹布呐!”

  “亚细亚就好啊?名字也太大了吧?哪个学校学费贵?”

  “都差不多,西麻布一年一百二十万,亚细亚贵一点儿,一百二十五万。”

  “其他杂费呐?”

  “也差不多,都二十多万。”

  “私立大学就是贵。”

  “我在网上看,这就算便宜的。”

  “放送大学呐?”

  “放送大学便宜。”

  “便宜是多少?”

  “好像不到一百万。”

  “那你就去放送大学吧?”

  “我不愿意去,我听说放送大学就是电视大学,和咱中国的电大一样。”

  “你别管名儿好不好听,是不是中国教育部承认的大学吧?”

  “那倒是,不过电大回国也不好找工作啊?”

  “谁说是电大?放送这两个字就是电大?回国都一样。”

  “想省钱还有更便宜的。”

  “什么大学?”

  “四天王寺国际佛教大学,教育部也承认。”

  “呸!学完回国当和尚呀?”

  “当和尚更好,吃香喝辣的。”

  “你当是日本和尚呀?还吃香喝辣?美得你!”

  “我哪能当和尚,我当和尚你怎么办?”

  “别贫嘴了,我觉得放送大学就挺好,哪天我和你一起去一趟,亚细亚大学也行,两个都报上,等录取的时候再说。”

  他们俩说的这几所大学都是私立大学,学费要比国立大学贵,不过在私立大学中算是便宜的。一百二十万日元约合人民币八万多,对于中国的工薪阶层,八万多可不是小数目,牛晓东父母也知道儿子要考大学,他们也在为学费发愁。

  “他爸,我这几天右眼皮一个劲儿地跳,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儿?”牛晓东妈妈说。

  “能有啥事儿?咱家不都挺好吗?”

  “晓东要是考上大学,学费可怎么办?”

  “再去借点儿吧?”

  “管谁借?能借的都借了,怎么好意思再张嘴?”

  “那怎么办呐?”

  “我这几天一直在想一件事。”

  “什么事?”

  “我想把房子卖了。”

  “卖房子?你是不是疯了?”

  “儿子学费没着落,不卖房子,你说怎么办?”

  “咱俩辛辛苦苦一辈子才买下这个房子,卖了房上哪儿去住?”

  “先租房住,卖房钱够咱儿子二年的学费了,生活费让他自己打工挣。”

  “咱俩老了可怎么办?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先租房吧,等晓东毕业挣钱,让他帮咱们买。”

  “等他毕业?毕业还要结婚呐?”

  “男孩晚点儿结婚不要紧。”

  “我反正是一年比一年岁数大了,早晚有干不动的那一天。”

  “干不动也得干。”

  “我看呐,我早晚得被你们娘俩儿累死。”

  “我们活着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孩子?孩子在日本打工受罪,我哪一天不是担惊受怕?怕孩子有危险,怕孩子受委屈。”牛晓东妈妈说完掉下了眼泪。

  “你哭啥?我也没说不同意呀?”

  “他爸,卖房子的事不能跟晓东说,咱就说借的,孩子知道该上火了。”

  “好,你说咋办就咋办。”

  中国父母就是这样,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就业、结婚、生孩子,管完儿子管孙子,一辈子总有操不完的心,不是出钱就是出力。反观日本父母却不这样,孩子到十八岁以后就不怎么管了,带孙子更是没门儿。其实这样就对了,儿女有儿女的人生,父母有父母的人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人生奉献给孩子?人其实不是你自己在活,对于dna来说,人类个体只不过是宿主,宿主不在了,找下一个宿主,dna可以继续传下去。

  牛晓东最后去的西麻布大学,学费是家里给的,私立大学要先交学费,不管念不念,这学费从来不退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