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半生一锅汤 > 第二十七章 牢骚.抱怨.唠叨

  这三胞胎实在不好区别,都是对人对事发出的不满之言。硬要区别,牢骚针对性较弱,抱怨针对性较强,而唠叨,重在重复。反正都不是好词。

  有人喜欢晴天,有人喜欢雨天。

  喜欢晴天者抱怨雨天,喜欢雨天者抱怨晴天,都好理解。但是既抱怨晴天又抱怨雨天,就难以理解了。这让老天爷很为难啊。

  最高境界者,晴天享受阳光,雨天欣赏雨景。如果做不到,那至少选一样喜欢的吧。

  多少牢骚,都因比较;多少比较,都因浮躁。或者说:多少牢骚,都因浮躁;多少浮躁,都因比较。

  比房子,比车子;比孩子成绩,比老公业绩;甚至比快乐,比幸福……能比的不能比的,都被拿来比较。不知是因浮躁而比较,抑或是因比较而更浮躁?谁能样样都占上风呢?牢骚,也就应运而生。

  总有些人牢骚满腹,抱怨不断。抱怨的内容或许各各不同,但也不外乎两种:怨天尤人,或者,自怨自艾。

  一个牢骚满腹的人,再怎么说自己快乐或者幸福,也没有说服力。

  牢骚太多,不知不觉就成为一座负能量发射器。亲者怜之痛之,仇者哂之笑之,何益于人生哉?

  牢骚是这样一种东西:发牢骚的时候很痛快,发完之后,毛用没有。

  牢骚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有损自身形象:男人多牢骚,显得器量狭小;女人多牢骚,渐渐沦为怨妇。所以,即便真有很多值得牢骚的事,必须找个地方发泄一番,也要记住:偶一为之,适可而止,不可牢骚复牢骚。

  多牢骚者往往不思改变。聆听者一开始往往为对方出谋划策,苦口婆心,希望能帮对方找到解决之道。但久而久之,发现,只能听听而已,不可过分当真。TA只是发泄发泄而已,你只需打开耳朵,把自己当一个情绪垃圾桶即可。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缺陷。牢骚者的症结在于:既无意也无力改变现状,也不肯心甘情愿的接受现实。而长年累月的牢骚,只是给本不亮堂的生活,抹上层层阴影而已。这阴影,于自己是痛苦,于家人是伤害。

  能干者少牢骚。生活尽在掌握之中,何来牢骚?

  健康者少牢骚。多牢骚的人,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者身体有大大小小的毛病。身体不好常导致心情不好,长期的心情不好必导致心态不好。心态不好,整个世界都不好了。

  好好锻炼,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一切都会好。

  如果真要有所牢骚,与其说出来,不如写出来。前者只是发泄,后者至少还有点文艺性,而且有疗效。当然,疗效缓慢,需要时间。

  有位女子抱怨母亲,当年为什么不逼着她练钢琴,结果半途而废,一事无成,谋生艰难。如果母亲多逼一逼,即使成不了钢琴家,也可以搞个钢琴培训班什么的,比现在这种状态肯定强。

  有位朋友,一直埋怨父母当年反对她离婚,夫妻打打闹闹过了半辈子,最终还是一拍两散。如果早离婚,说不定早就找到幸福了。

  有位妈妈,头胎是个女儿,生活也还平静幸福。放开政策后,迫于压力生了二胎,仍然是个女儿,失望、劳累加上种种家庭摩擦,几至抑郁。她抱怨老公,抱怨公公婆婆,自己这么辛苦生个孩子,却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

  以上种种,并不鲜见。抱怨的人似乎都很有理,不幸或者失败都是别人(往往是至亲)造成的,自己是无辜的。我为之取名:抱怨型人格。

  那位抱怨母亲的女子,其实如果当年母亲逼她练琴,最终也还是免不了抱怨。

  她会说:“为什么你当年老逼着我练琴,逼得我都对弹琴失去了兴趣,永远不想再碰钢琴了。”或者:“都因为你老逼我练琴,现在我除了会弹琴,别的什么都不会。”

  那位离婚的朋友,她只记得父母反对她离婚,她忘了当年父母也曾极力反对她结婚。如果父母也是抱怨型的,那就有话说了:“看,不让你和那个人结婚你偏要结,怎么样,过不下去了吧?”

  而那位二胎妈妈,压根儿就没想清楚,孩子是给谁生的。给老公生的吗?给公婆生的吗?给社会生的吗?都不对,是给自己生的!不生,是自己的自由:生,是自己的权利。既如此,有何抱怨?

  抱怨型人格,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把成败交到别人手里,一味推卸责任,归根到底是因为懦弱。不敢承认自己的无能或无力。

  唠叨与抱怨,几乎形影不离:唠叨的人多抱怨,抱怨的人爱唠叨。

  一个人老是抱怨老公不疼人孩子不懂事,久而久之,便会让人瞧不起。所以,人们常说“打落门牙肚里吞”,那至少得需要相当程度的坚强。

  唠叨太多,内容重复,日复日年复年,人就变成祥林嫂了。“我真傻,真的。”

  是的,的确很傻。

  精神空虚生活乏味的人才会不断的唠叨和抱怨。假如你一天到晚很忙,忙学习忙看书,忙锻炼忙美容,忙旅游忙摄影,忙会友忙美食,并且件件都有趣,哪还有心思唠叨和抱怨呢?

  唠叨和抱怨,如浓云迷雾,淹没生活。就算有人想搭救一把,也得个中人先有自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