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半生一锅汤 > 第十八章 黛玉:唯真性情不可辜负

  红楼人物,最爱黛玉。每读一遍,爱增一层。年少时,为其才华所折服,柳絮词、海棠诗、桃花赋、葬花吟……首首惊艳,字字噙香。也曾掩卷,为黛玉惋惜:若其心胸开阔些,也不至体弱多病,泪尽而亡;若其宽厚随分些,也许更得贾府上下人等欢心。如此,则与宝玉姻缘有望,世间多一对神仙眷侣,岂不美哉?

  年岁渐增,再读黛玉,忽然领悟:她的个性与才情,惟其如此才完美。爱她者,自会略其暇而彰其瑜。贾府中人自是如此,读者亦然。

  不喜黛玉者,多怨其尖酸刻薄。然纵观全书,她并非自始如此,更非至终如此。宝钗来前,她与宝玉言和意顺,如胶似漆,并不使小性子。她的尖酸刻薄,随宝钗而出现,且大多也只针对宝钗和宝玉。

  且说针对宝钗。书中有多处描写,黛玉对宝钗明嘲暗讽。有一回,贾母率众人在清虚观看戏,因见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想起哪家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东西。现场诸人都无印象,只有宝钗说:“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黛玉当即应道:“他在别的上头心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

  另一回,宝钗生日,也是看戏,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嗔宝钗只会点热闹戏,宝钗说,这出戏排场又好,词藻更妙,更有一支“寄生草”,填得极妙。于是便念给宝玉听:“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呢,你就《妆疯》了。”听的湘云都笑了。明是骂宝玉,实是暗讽宝钗卖弄才华。

  是的,黛玉在公众场合毫无顾忌嘲弄宝钗,难怪很多人不喜欢她。但是,她为何如此,仅仅因为宝钗是情敌吗?非也。是她对宝钗人品存疑,认为她外表忠厚内藏机心。对看不惯的人,如果是宝钗,自然和谐第一,大家和气;然而她是黛玉,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黛玉。而且,她反应机敏,句句出彩。没有这些出彩的句子,也成就不了黛玉。

  然而,当她认识到自己错看了宝钗,又是怎样的痛悔!行酒令时,黛玉无意中说出《西厢记》、《牡丹亭》里的句子,这些都是禁书。宝钗听去,找机会教导了黛玉一通。黛玉不但不记恨,反而大为感激。且看她对宝钗的肺腑之言:“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有心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姐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怪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任是铁石心肠,听了这样一番话,也应该动心吧?那么心高气傲的黛玉,承认错误一认到底。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勇气。

  自此之后,黛玉对宝钗,亲如姊妹,再无拈酸吃醋。宝钗之堂妹宝琴初来贾府,贾母怜爱异常,竟胜似宝黛,让宝钗不要拘束了宝琴。宝钗取笑宝琴:“你也不知哪里来的这段福气!你倒去吧,仔细我们委屈了你。我就不信,我哪些儿不如你。”湘云笑道:“宝姐姐,你这虽是玩话,却有人真心是这样想呢。”湘云自然是指黛玉小心眼儿,会吃宝琴的醋。然而黛玉不仅不恼,反而赶着宝琴喊“妹妹”。她已完全放下对宝钗的芥蒂。

  对宝钗如此,对宝玉亦然。动不动和宝玉怄气、吵嘴,用“金玉良缘”刺激宝玉,急的宝玉赌咒发誓。然而,这是早期的黛玉,心恋宝玉却不敢言明,也不完全明白宝玉的心意。彼此都在试探,自然易生误会。当她明白了宝玉的心,对爱情有了把握,她的尖酸小性也收敛了。

  贾雨村要会宝玉,宝玉不耐烦,湘云劝说:“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宰的,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庶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毫不留情:“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吧,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人。”当面下了逐客令。袭人对湘云说:“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的怎么样,哭的怎么样了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黛玉在门外听到这番话,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方知在宝玉心中,自己也是他的知己。后来宝玉追出来,对她说“你放心”。一番肺腑之言,彻底感动了黛玉,征服了黛玉。

  自此之后,两人虽未山盟海誓,却已心心相印。黛玉不再和宝玉怄气,虽然偶尔提起“你的宝姐姐”如何如何,却也只是开玩笑,全无尖酸之意了,更不提金玉良缘了。自然,宝玉也无须再赌咒发誓了。这是宝黛爱情的巅峰,消除了重重误解,二人之间已无精神上的障碍。就象《呼啸山庄》里的女主人公说的,哪怕这世界全部毁灭,只剩他们两个,也不孤独。

  由上观之,黛玉虽谈锋机敏,却并非尖酸之人。再看与她交往情厚之人:比如香菱,初学写诗,不就近找宝姑娘,却频频搅扰黛玉。而黛玉,不仅悉心传授写诗技巧,还不厌其烦为其批改习作,更听香菱滔滔不绝描述读诗的感受。香菱只是薛蟠买来的妾,黛玉于她,亦师亦友,令人敬服。又如晴雯,怡红院中第一个掐尖要强的,看不上袭人麝月与宝玉鬼鬼祟祟的那些事儿,光明磊落,心直口快。也是眼睛容不得沙子,却与黛玉交好。宝玉避开袭人,却派晴雯给黛玉送去旧帕,表达缠绵牵挂之意。还有湘云,刚开始并不喜欢黛玉,说她“爱使小性子”,后来却与黛玉惺惺相惜。一半缘于共同的身世之叹,一半缘于彼此的才华相当。二人中秋夜于凹晶馆联句,何等精彩!尤其末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二人才华,堪当比肩。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黛玉赏识之人,也可知黛玉自身为人。香菱、晴雯、湘云,都是性情中人,与黛玉一路。何谓性情中人?那就是,一旦相知,可以心贴心的那种。(中国好声音的评委杨坤说,他需要的是“走心”的歌曲。走心一词,略可比拟真性情)而宝钗、袭人,已经被世俗礼教异化,真性情已蒙尘,对你再好,也是隔了一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