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神窥天下 > 第二章 十二天卫

  赵易执在自己的寝宫中坐了一晚上,也想了一晚上。直到东方露出一点鱼肚白,赵易执才微微有些困意,拖了衣服躺在龙床上。可王振良来到寝宫外,问道:“陛下今日可上朝?”

  赵易执深吸了一口气:“上!”

  王振良推门进来,一挥手招呼两个俏丽的宫女上来帮赵易执更衣。

  赵易执眯眼一看,“咕噜”一下爬起“不必不必,下去下去。”

  两位宫女俯首默默退下,赵易执拿起衣服,左试右试就是穿不上,两个宫女悄然抿嘴一笑。王振良回头瞪了一眼“还不快帮陛下更衣?”

  不一会儿,在两个宫女的帮助下,赵易执终于穿上了衣服,最后戴上金冠,衣成服毕,赵易执原地左右转了两圈,左右好一顿欣赏,问道:“王公公,怎样?我这…朕穿这龙袍,可还得体?”

  王振良在一旁左瞧瞧,右看看。不禁竖起了大拇指“陛下,不是奴才阿谀奉承。您穿上这龙袍啊,简直是真龙在世,和画像里的启太祖啊,一模一样啊~”

  赵易执听罢,点了点王振良笑道“罢了罢了,从你说出不是阿谀奉承的时候,后面的话啊,都是阿谀奉承。吃饭,上朝!”

  “得嘞,进膳~~”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齐齐跪倒,叩拜起来。

  “众卿平身”还不待王振良开口,赵易执抢先说道“众位爱卿,朕久疏朝政,今日早朝,有何要事尽管禀来。都别整虚招子了,有什么事敞开了说吧。”

  良久,无人应答。

  赵易执眉头一挑,接着说道“朕久不上朝,国家莫非清平无事?为何一个个都沉默寡言啊?”

  这时,为首一位大臣向前一步,沉声道“回陛下,我大启朝眼下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并无大事。东鲁王献上神兽当康一只,以示祥瑞。此皆陛下洪福。”

  “陛下洪福”众百官俯首一齐喊道。

  “哦?神兽当康?传来与朕一看。”

  赵易执一听神兽当康,不禁想起送自己来这个世界的那条蠃鱼,顿时来了兴趣。

  “传东鲁王进献神兽当康~~”

  不一会儿,十余名禁卫抬着一只笼子上来,上面罩着红布。

  “揭开,朕要看看神兽是何模样。”赵易执不由地向前探了探身子。

  红布当即被四名小太监揭开,一只硕大的野猪躺在笼子里酣睡不醒。

  “这?这就是神兽当康?这分明是野猪啊…”赵易执有些哭笑不得。

  为首那位大臣拱手道:“回陛下,这正是东鲁王进献的神兽当康。不会有错。”

  “回陛下,此乃神兽当康,国之祥瑞也。”后面的文武百官再次异口同声道。

  赵易执见状,这下他可是明白了。

  半晌,侧身向身边的王振良悄声问道:“此首位者何人?”

  王振良亦低声回答:“陛下,此乃李常文李太师。”

  赵易执微微颔首,心中已有了定断,向李常文轻声笑问道:“老太师可是觉得朕已似那胡亥,昏庸如昨,也给朕来一出指鹿为马,好成为那赵高,名留青史?”

  李常文面不改色:“不敢,老臣绝无此意,此物实乃神兽当康,朝中多有文学斐然之士,陛下如若不信,可一一动问。”

  赵易执仍旧笑道:“老太师既然这么肯定,那是朕不学无术,误解了老太师了,老太师可别往心里去。把这神兽当康抬下去,吩咐尚膳监好生料理,须做些滋味出来。朕要尝尝这神兽当康是什么味道。”

  笼子旁的小太监们盖上红布,厅外走入四名侍卫,将这只膘肥体壮的“神兽”抬下去了。

  李常文微微皱眉,早听宫中的眼线说,陛下死而复生,在寝宫里和陈松谈论许久,与以往的昏庸姿态颇有不同。李常文本料想陛下会大发雷霆,可他毕竟是当朝太师,若不是谋反大罪,皇帝也奈何不了他。再者只要他一口咬死这是神兽当康,百官附和,纵有些许两人唱反调,也不是什么大事。可谁知道皇帝上来就要烹了这神兽…不走寻常路啊…

  不等李常文细想,赵易执朗声岔开话题:“听闻江南西陲皖城,如今洪灾泛滥,不知爱卿可有耳闻?若是没有,不妨和朕一起来听听。江南巡抚何在?还不细细报来。”

  一位面如冠玉,举止文雅的官员慢慢从百官中慢慢走出“启禀陛下,皖城连日天降大雨,确有水灾…然官府赈灾发粮,安置受灾些许难民,百姓已然安居乐业,并无大患。”

  说完,这位官员微微抬头看向李常文,李常文还是一副风雨不动的样子,挺拔地站着,从“神兽当康”被抬下去的时候开始,就没有一丝一毫的举动。

  这位江南巡抚嘴角微微勾起,转而看向赵易执,他如今也算是明白了一点摆弄皇帝的快意了。

  赵易执听闻此言,亦是微微一笑,低声询问身旁的王振良:“此江南巡抚是何名姓?”

  王振良此时有些心疼身边这位年轻的主子,听闻有问,连忙低声回答:“回禀陛下,此乃江南巡抚,姓陈单名一个瑜。他还是李太师的门徒,极有才华…”

  赵易执点头,站起来朗声道:“如是官府救治得当朕就放心了。好了,朕心里只有这件事,既然无事,那便散朝吧,百官休走,都且留下,与朕一同品那神兽当康是何味道。哈哈哈哈”

  闻听散朝,百官跪谢毕,缓缓退出,不时传来些许叹气,些许轻笑。

  陈瑜更是心头一阵快意:看来这棵大树没抱错,李太师父子两代为官,儿子边疆守将,老子京城太师,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自己虽然也是李太师门生,平日里却并不受李太师器重,此次经由洪灾一事,李太师一定会高看自己一眼的!至于为什么要欺瞒灾情,那就不是自己该考虑的,自己只要调离地方,进入朝廷,有太师提携,定能平步青云!

  “江南巡抚陈大人留下”。

  陈瑜做着美梦,转身正要离开,一个声音就从背后传来,这一句话硬生生止住了陈瑜的脚步。

  李常文从他身旁经过,没有一丝停留,也没有看他一眼,很自如地走过,仿佛没有他这个人存在一样。

  “太师…”陈瑜小声呼唤了一句,可这一句估计也只有他自己能听到了。

  百官很快都退了出去,偌大的太和殿里就只有赵易执,王振良,陈瑜以及一众宫女,太监。

  赵易执脸上仍旧是那副笑眯眯的表情:“你们也退下吧,唤四名戌视卫进来。”宫女,太监也鱼贯而出,而大殿角落里闪过一道人影,好似另有他人出了大殿。

  不一会儿,四名身着金甲的卫士佩剑列队而入,分站陈瑜四周,每个卫士的胸前甲片上都有一个铜铸狗头。狗头上那一双双眼睛好像紧紧地盯着陈瑜,加上卫士的眼睛,赵易执的眼睛,王振良的眼睛…陈瑜现在也不知道有多少眼睛在盯着他…

  陈瑜怎么会不知道戌视卫是做什么的:监察,缉拿百官!绝对听命于皇权。而像这种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卫队…除了戌视卫之外,还有十一支,合称为十二天卫,每一支各司其职,分属不同。

  十二天卫名不显于民间,可是历代朝臣,大多都听说过十二天卫的威名,直至先皇。先皇仁厚,对于十二卫队并未过多调用,以至于人们渐渐都忘却了这些卫队。陈瑜也忘得快差不多了,现在独独就记得监察百官的戌视卫…

  待四名戌视卫站定,赵易执脸上的笑容终于消失了,面无表情地说道:“陈瑜,皖城水灾你当真不知道?你再好好想想吧。”

  陈瑜此时冷汗打湿了后背,心中暗急,怎么和说好的不一样啊!硬着头皮回答道:“臣…所报…句句属实。”

  陈瑜明白,此时一口咬定自己的原话,或许李太师还能救他一命。若是改口,别说李太师那边完了,欺君之罪也不是他能承受的。陈瑜敢这样下定决心,是因为大启朝有一条规定:皇帝不得轻离京都。只要是地方的奏报,都是要过李太师的手。只要李太师愿意,即便贵为天子,也成了一个“聋子”和“瞎子”…

  太傅陈嵩一介酸儒,不足为虑,太保钱镇也已年岁已高,随时都可以驾鹤西去…

  只有李太师在,自己就在!陈瑜如是想着,心里微微有些底气。

  赵易执一愣,他本以为陈瑜会伏地乞饶,说些自己无能渎职之类的话。都当皇帝了这种瘾还是要过一下的,没想到第一个遇到的就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让人颇觉失望…

  赵易执缓缓说道:“陈瑜,朕和你打个赌,你要是输了,诛灭三族,你意下如何?”

  陈瑜心里气得直骂娘,输了灭三族,那赢了怎么着你又不说了!堂堂皇帝太无赖了吧!

  “陛下,打赌一事,我看…”

  “子隐卫专司打探情报,卯疾卫专司传递皇命,昨日朕已派这两卫数人赶赴皖城,探查实报。为防万一,朕还派了巳刺卫于路保护,皖城金陵如此之近,想来不出三日,便回探报。只听命于朕的十二天卫,想来奏报属实,我们就以天卫的话作为决断吧。”赵易执直接打断了陈瑜的话,连珠炮一般将自己昨日所做之事说了出来。

  赵易执顿了顿,继续说道:“虽说此时未有论断,可你一个江南巡抚不在地方上救灾抚民,却跑回京城来了,来人呐,拖下去!只…”

  “斩”字险些脱口而出,好在及时收住了嘴巴,这当皇帝多少有些过瘾啊!赵易执心里暗戳戳的有些高兴。

  “押入天牢,等候发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我是皇帝我怕啥?

  四名戌视卫围拢上来,扒去陈瑜官袍,摘下官帽,陈瑜头发散乱下来,配饰散落一地,只着一袭青布长衣,全然没了朝会时的风流雅致。

  赵易执不再理会瘫软在地的陈瑜,剩下的就交给戌视卫就行了。起身步出了太和殿“王总管,随朕走走吧。”

  这一番变化看得王振良呆立半晌,听闻赵易执唤他,赶忙跟上,思绪半天,仍旧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陛下昨日安排子隐卫打探,莫非早已得知今日朝堂之事?”

  王振良没明白过来,十二天卫闲得都长毛了,陛下也不用。要不是知道今天朝堂上李常文,陈瑜的刁难和糊弄,怎么早不派,晚不派,好好地昨天就给派出去了?

  赵易执惊讶得回头:“啊?什么事?”

  王振良紧走几步,走到赵易执身旁,好让他回过头来,继续问道“看今日之事,好似陛下胸有成竹,早已知晓众臣发难,但是陛下安排滴水不漏,那李太师出殿之时,虽面上无甚表情,但是脚步虚浮,不似平日里稳重,奴才愚钝,也看得出这是陛下…小胜。”

  赵易执一脸无辜地摇了摇头:“我…啊,朕不知道。只是朕刚来,是吧?这个有人该用就用啊。谁知道有这事那事的,真是…”

  不过二十来岁的少年郎,说话语气倒像是后世的一位中老年大叔,连神情都做到了七八分相似,令人好笑。

  王振良不敢笑,直到赵易执远去,望着远去的赵易执,发觉这位陛下让他觉得陌生,不再是往日那个昏庸无能,贪图美色的无能皇帝。又让他觉得熟悉,倒好似那史官笔下的启太祖。想着心里有些高兴起来:“咱家要是服侍这样的陛下,大启再兴,咱家脸上也有光啊,嘿嘿嘿”

  赵易执自然是没搭理身后王振良,更没在意他的这点小想法,他走到西边宫栏处站定,看向皖城方向,自言自语道“那边…总觉得有些奇怪…”